○黄俊
春节,始终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。尤其是除夕团圆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港湾,即使人在天涯,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、守岁。
春节期间,亲人欢天喜地团聚或好友热情洋溢来访,众人围坐欢歌畅饮,聊家常、谈人生、想未来,其乐融融。浓厚氛围、宜人环境,美味佳肴、觥筹交错,“舌尖上的消费”构成了传统春节的主要内容。殊不知,作为社会单位的个人消费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,有着自觉履行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义务。
纵观“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”;“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”……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,诠释了中国文化丰厚的节俭传统。节俭是一种淳朴的美德,不奢靡是一种低调的高贵。历史表明,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无关穷与富,统领国家,治理朝政,持家理财,无不彰显出勤俭节约的不朽内涵。
春节前后,是操办喜事的高峰期,还有彼此互赠礼物、请客吃饭,设若过分大操大办、讲求排场,势必导致浪费。众所周知,节日的喜庆,绝不意味着必须铺张浪费。环顾自古以来,中国历史上出现的“太平盛世”,譬如西汉“文景之治”,”东汉“光武中兴”,唐“贞观之治”,康乾盛世等等,就是对戒奢崇俭的深刻解读。
其中,民间流传明太祖朱元璋首创“四菜一汤”,从自身节俭做起,影响时代风气的故事,至今为人所尊崇。原来,朱元璋平定四海当上皇帝后,见达官贵人整日灯红酒绿,奢侈靡费。于是,在马皇后生日当天宴请文武百官。席上,朱元璋吩咐摆上“四菜一汤”:简单朴素的炒萝卜、炒韭菜、两碗炒青菜和一碗葱花豆腐汤,并耐心解释:“萝卜上了街,药店无买卖;韭菜青又青,长治久安定人心;两碗青菜一样香,两袖清风好丞相;小葱豆腐青又白,公正廉洁如日月”。而且,当众宣布:“今后众卿请客,最多只能四菜一汤,这次皇后的寿宴就是榜样,谁若违反,严惩不贷!”众官员听言,无不连连称是,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勤俭和天下,抑奢乐万家。春节是万家团圆、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,也是风成于上,俗化于下,践履新风、传承良俗的良好时机。我们要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积极响应“光盘”行动,不讲排场,不比阔气,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摒弃陈规陋习,大力弘扬良好习惯的传统美德。正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《管子》之“审度量,节衣服,俭财用,禁侈泰”,强本而节用,简约适度,践行移风易俗,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。
“画栋不久栖,雕梁有坏期;膏粱不久吃,珍馐有断时。”这个兔年,让我们一起过一个文明简约的春节吧。